毛泽民用过的铜手炉

毛泽民(1896-1943)

  宁夏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走进宁夏博物馆“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宁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渐次呈现。

  这件毛泽民在宁夏盐池工作时曾使用过的铜手炉,是宁夏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细观铜手炉光泽度极好,红铜制造,长16厘米,宽12.5厘米,高7厘米,提手28厘米,盖子中间有一圆形“寿”字装饰,盖子其它部位则全部为镂空花格图案。

毛泽民在盐池工作时用过的铜手炉(宁夏博物馆 藏)

  今天,就让我们重温这件红色文物背后的初心故事,见证盐池革命老区沧桑巨变。

  1936年6月21日凌晨,西征红军七十八师从此处攻入盐池县城,消灭了盘踞城内的国民党守军,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革命政权。刚刚解放的盐池,由于反动分子在暗中破坏,城内商店不开门,城外群众不进城,恢复和发展商业贸易,解决军民的生活问题成为燃眉之急!

红军七十八师攻克盐池县城遗址

  1936年7月,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来到盐池,帮助恢复和发展生产,指导开展经济工作。

  毛泽民是搞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他指示盐池县城市革命委员会发布法币和苏票兑换的公告,准许法币和苏票同时流通。亲自指导创办了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城市消费合作社和第一个税务局,发动群众入股扩充资金,建立人民群众自己的商业机构,组织盐池“三宝”(食盐、皮毛和甘草)内购外销,以保证边区军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的物资供应。

  毛泽民注重深入实际,经常要到盐池各地调研指导工作,吃饭往往不准时,工作很辛苦。盐池县委的同志们专门送给他一件铜手炉,这只便携式取暖加热工具,里面放上当地出产的无烟煤,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热效快,可以随时加热干粮喝到热水。他握着铜手炉不尽感叹,“如果在红军长征翻越雪山时,有这样的铜手炉就可以挽救许多红军指战员的生命。”

盐池解放纪念碑

  一件铜手炉见证了毛泽民在盐池探索奋斗的足迹,他卓越的经济才能,组织恢复和发展了盐池经济,财政收入与日俱增,使之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

  1936年12月,毛泽民离开盐池,他将铜手炉留给盐池县委。多年以后,回汉支队政委梁大均将这件珍贵的铜手炉捐赠给宁夏博物馆。

  红色文物传承时代进取精神。盐池是宁夏解放最早的一个县,历经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为抗战胜利和支援陕甘宁边区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如今,盐池不仅在宁夏率先脱贫“摘帽”,更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必胜信心,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宁夏博物馆“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示的陕甘宁边区盐池县图文实物

宁夏博物馆讲解员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