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黑山峡”李鹏摄影作品展

  主办单位:宁夏博物馆、宁夏摄影家协会、宁夏艺术摄影学会

  协办单位: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党支部、村委会

  展览时间:2022/4/26—6/5

  展览地点:宁夏博物馆三楼外环展区

黑山峡

是万里黄河与宁夏

“初相遇”的地方

也是“天下黄河富宁夏”

诗意画卷的序篇

大河浩荡、长城蜿蜒

炊烟依袅、牧歌悠扬

这里是

我们血脉所依

根魂所在的美丽家园

谨以此展览

献给世代生活在黑山峡的人们

献给黄河滋养的山川大地

献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时代

  序 言

  黄河,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长城,中华文明的历史地标。当黄河与长城并驾齐驱在黑山峡谷,就足以让人充满景仰和遐想。

  黑山峡位于黄河上游,起于甘肃省靖远县大庙村,迄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全长71公里。黑山峡山崖耸峙、河水幽深,因峡谷外露的岩石多呈青黑色而得名。沿黄河右岸山崖陡峭处修建的长城山险墙在千沟万壑中绵延,其间还有石砌和土夯墙体、烽燧、城堡等呼应相接。黄河与长城的文化铸魂,造就出雄浑壮美、质朴深邃的黑山峡。

  千百年来,依靠黄河水的滋养,散落在峡谷深处的几处传统村落,依旧遵循着古老的生活轨迹,追逐田园牧歌,绽放着古朴魅力。黄河岸边转动的水车,长城脚下盛开的梨花,还有狭窄河床露出水面的巨石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小观音、七姊妹、老两口、三兄弟……”,这些景观成为一代代沿河而居的人们与黑山峡相依相生的见证。

  作者满怀对黄河、长城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关切,用镜头记录黑山峡的风物和故事。在历时5年的创作中,深入黑山峡沿岸的甘肃省靖远县大庙村、景泰县翠柳村和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北长滩村。以人与河的关系为核心,运用纪实摄影的叙事语言,呈现人们当下最本真、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场景。本次展览以黑山峡为主线,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长滩村作为叙事主体。展出的120幅作品分为“峡谷深处”“依水而生”“守望家园”“大河逐梦”四个部分,定格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瞬间,记录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变迁。

  黄河九曲千山远,长城蜿蜒万里长。本次展览围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的主题,聚焦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十四五”规划黑山峡开发蓝图,多视角展现黑山峡的原生自然景观和原本乡情乡愁,讲述带有温度的“黄河故事”,展现了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作者简介

  李鹏,宁夏青铜峡人,宁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宁夏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宁夏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个人代表作《舞动的长城》、《闪光灯下的一百零八塔》等,出版专著《峡光魅影》《古峡往事》,举办《守望的天空》《长渠流润宁夏川》《黄河流润闽宁镇》等个人摄影展,策展《朔地风骨》《乡村里的宁夏》《守望黑山峡》等专题摄影展,组织策划“108位摄影家共闪108塔”、南长滩“看见+”摄影工作坊、2424·南长滩驻地创作计划等活动。

  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第二期全国中青年人才库培训班学习,先后获评中国摄影家协会“万名摄影志愿者·万幅作品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宁夏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部分作品展示)

  01 峡谷深处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汹涌澎湃的黄河在黑山峡穿山越谷,一路曲曲折折,浩浩荡荡。壮丽黑山峡让人深切感悟黄河渗透出博大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沉雄蕴藉的人文气象。这里的人们从奔流的大河汲取着一份澎湃力量,并以其千百年独特的生活方式融入黄河的肌体之中。

黄河从甘肃省靖远县大庙村流入黑山峡  甘肃靖远大庙 2021年

黑山峡深处的南长滩是万里黄河与宁夏“初相遇”的地方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黄河流经翠柳村进入黑山峡最险峻的虎峡段落  甘肃景泰翠柳 2021年

黑山峡黄河沿岸屹立的古烽燧遗址  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奔流不息的黄河与长城遗址并驾齐驱在黑山峡大柳树段  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黄河水哺育的村庄,似一处可以让乡愁安放的世外桃源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02 依水而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滋养万物、生生不息。峡谷深处的传统村落安卧在曲流回旋之处,似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与崇山峻岭长相厮守,聆听亘古不变的涛声,兢兢业业地继承祖业,养羊、种田、给果树追肥灌水,营造了一个可以让乡愁安放、让心灵栖息的佳境。

行走在黑山峡谷陡峭崖壁上的两个男人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19年

黑山峡崇山峻岭中的“宁夏黄河第一渡”码头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黄河摆渡船上掌舵的船主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古梨树上嬉戏玩耍的南长滩孩子们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一辈子守护黄河水车的非遗传承人  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枣树林里宰羊、刮羊蹄的村民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19年

  03 守望家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与长城在此相依相伴,塑造了黑山峡沿岸人们豪迈厚重和温润细腻的双重性格。这里人以勤劳为本,固守着纯朴和善良的秉性。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古村落,延续着最本真最质朴的状态,呈现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

站在多彩拼布门帘前的一家人  甘肃景泰翠柳 2021年

坐在炕沿上的女人  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穿行在村巷石路上的村民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围坐在火炉前吃晚饭的村民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19年

为准备喜宴搭建大锅柴火灶的村民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出嫁前幸福自拍的新娘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1年

  04 大河逐梦

  滔滔黄河,亘古流淌。黑山峡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人文风情,让沿岸的古村落名声远播,越来越多的游客正悄然改变着这里。通公路、盖新房、联4G、兴旅游,脱贫攻坚让村民奔小康,乡村振兴让村庄焕新颜,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骤然加快了追赶时代的脚步。

老屋前加工新房门窗的木匠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19年

从新房门框前走过的女主人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19年

受益于精准扶贫危房改造补贴政策,置身于新房院落中的女主人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2年

三轮摩托车上纳凉看手机的男人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19年

春节返乡的在校女博士生  宁夏中卫南长滩 2020年

梨园中度假休闲的一家人  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在66号公路“打卡”的两位甘肃女游客  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黄河岸边巡护长城古堡遗址的爷孙俩宁夏中卫北长滩 2022年

  作者创作感言

  一年24节气,一天24小时,黄河源头到中卫南长滩村距离2424公里。2018年深秋,一个名为“2424·南长滩驻地创作计划”在黑山峡深处悄然启动。缘于这项宁夏艺术摄影学会影像文化扶贫活动的开展,我作为一名摄影文艺工作者,第一次走进这座百余户人家的村庄,投身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

  黑山峡是万里黄河与宁夏“初相遇”的地方,也是“天下黄河富宁夏”诗意画卷的序篇。溯水寻源,滋养宁夏平原的黄河水在黑山峡潜藏积蓄着怎样的生命力量?在历时5年时间里,我往返穿行在黑山峡,以一种文化沉浸的体验方式寻找答案。聆听黑山峡谷的涛声,沐浴梨花盛开的晨曦,触摸黄河水车的律动,感受古村人家的期许。在超过10万次快门的悦动声中,记录黑山峡最生动的表情和息息相关的命脉,抒发自己胸中像黄河一样汹涌澎湃的激情。

  大河浩荡、长城蜿蜒、炊烟依袅、牧歌悠扬,历史沉淀的南长滩静谧而祥和。作为黄河流经宁夏的第一个村庄,这里始终牵引着我的目光和追溯的步履。不论镜头聚焦在村头巷尾人们的身影上,或是闺中待嫁新娘的脸庞上,亦或是黄河渡船掌舵的双手上,定格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对生命的礼赞。一座村庄的变迁,一种习俗的固守,一件农具的打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穿越历史时空的渺远与深邃,更让我们感受到黄河文化积淀的层累与厚重。

  80多年前,著名记者范长江乘坐羊皮筏子穿越黑山峡,被这里的气势所震撼,在其所著的《中国西北角》中感慨写到“峡势颇不减于长江三峡中巫山峡的作风”;当下,走进黄河与长城共同构建的“场域”,多彩的生活景象渐次呈现。借助无人机的视角,壮丽黑山峡的景观尽收眼底;未来,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规划蓝图终将变为现实,为黑山峡留存一份影像样本的创作初衷,又一次转化为现实的使命。摄影是时间的摆渡者,希望再过一个80年,这些图片能够在历史的“语境”中,依然可以呈现一幅幅余温未尽的生命图景。

  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这里是我们血脉所依、根魂所在的美丽家园。伟大复兴梦想召唤着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谨以此展览,献给世代生活在黑山峡的人们,献给黄河滋养的山川大地,献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