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好
今朝气象殊
黄河 长城 长征
皆是我们引以为傲的
灿烂文脉和鸿图华构
走进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
听到文化之声
看见文化之美
领悟文化之韵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宁夏博物馆、宁夏艺术摄影学会、宁夏向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23.5.16 — 6.18
展览地点:宁夏博物馆三楼外环展区
(展标题字:周一新)
前言
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全新探索,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境内黄河、长城、长征文化汇聚交融、内涵丰富、特色突出。黄河孕育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时代价值。长城(宁夏段)见证了历史上诸多民族在这个区域内的交往交流交融和构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为全面展示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成效,打造文化兴盛沃土,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特举办“今朝锦绣山河间——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主题摄影展”。作为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用影像方式,展现宁夏境内特色鲜明的黄河、长城、长征文化遗产资源和与之关联的“宁夏二十一景”。摄影展共展出150幅(组)摄影作品,以黄河、长城、长征为主题分设单元,充分展示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拥有的多彩之姿、多能之效,让人们在观览中听到文化之声、看见文化之美、领悟文化之韵,在纵情山水中感受文化自信,在追忆往昔时提升文化认同,在心意相通里让文脉永续流淌,进而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展览宣传推广片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是唯一全域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干流从中卫市南长滩入境至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流程397公里。宁夏黄河文化遗产富集,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81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968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构建“一廊两带”的空间格局,“一廊”以黄河干流沿线的遗址遗迹、文化景观、传统村落、重要节点城市等为依托,建设沿黄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廊。“两带”以清水河支流沿线的历史文化遗址、革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为主,打造清水河流域文化展示带;以长城遗址、西夏遗址、贺兰山生态资源、葡萄酒产业、工业遗产等为依托,打造贺兰山东麓文化展示带。
天下黄河富宁夏 张春荣 摄
宁夏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盛、因黄河而美,最得黄河眷顾青睐。在黄河水滋养下,宁夏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称。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祁瀛涛 摄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系草原至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灌木丛草甸带、山地针叶林带、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带,呈现梯度分布。
须弥山石窟 刘宪忱 摄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六盘山腹地,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第51窟内七尊6米高的北周坐佛,被誉为“须弥之光”。
水洞沟遗址 丁翔宇 摄
水洞沟遗址地处灵武市黄河东岸,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祥地,入选2021年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在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沙漠星星酒店 张明 摄
沙漠星星酒店位于中卫腾格里沙漠深处,整体以五角星的形态在沙漠中呈现,是宁夏“星星的故乡”旅游载体之一。游客可在此体验“躺在床上数星星”的全新旅行生活方式。
高台马社火 詹安稳 摄
隆德县高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民俗类别,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已成为六盘山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
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之誉,长城遗址遍布5个市19个县(市、区),现存可见墙体1038公里,烽燧、墩台、城障、关隘、城堡等附属设施1225座。明长城盐池县头道边段、青铜峡市北岔口段、永宁县三关口段和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列入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结合宁夏长城资源分布,构建“一轴、两镇、三单元、四带、六段、十二区、多点”的空间格局,全面展示长城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价值。以主题展示功能为主的水洞沟段、战国秦长城段,以文旅融合功能为主的大武口段、姚滩段,以传统利用功能为主的盐州古城段、下马关段等一批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长城与历史、生态、长征、现代等文化融合功能日益突显。
明长城三关口段 芦有碳 摄
明长城三关口段是贺兰山长城沿线重要的关隘之一,长城墙体随山势走向而修筑,气势宏伟。该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明长城北岔口段 李鹏 摄
明长城北岔口段地处青铜峡贺兰山东麓,由墙体、敌台、烽燧、壕堑、关堡等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是宁夏明代时期的一道重要边防屏障。该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明长城盐池县头道边段 陈静 摄
明长城盐池县头道边段相继建成有明长城遗址公园入口标志、观光台、观光木栈道等配套设施,展现出宁夏东长城的魅力。该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 祁学斌 摄
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北郊长城梁上,均为就地取土夯筑。墙体高大、墩台密集、壕沟完整。该段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战国秦长城博物馆 祁学斌 摄
战国秦长城博物馆位于固原市原州区,是以长城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出文物1100余件(套)。
盐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陈静 摄
以盐池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借助长城关游九曲非遗传承基地,“盐州大集·民俗嘉年华”文旅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
宁夏是红军长征经过的15个省区之一,具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主要依托现有文化文物资源,构建“三园·四线·多点”的空间布局。“三园”为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三个核心区;“四线”为以中国工农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和红军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会师线路;“多点”为红军长征在宁夏线路相关联的革命遗址。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马明星 摄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创作了《清平乐·六盘山》,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著名诗句。
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旧址 蔺建斌 摄
1935年10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率领中央红军从小岔沟驻地向白杨城(今彭阳县城)并进。毛泽东于傍晚到达长城塬乔家渠一带夜宿乔生魁家。
将台堡革命旧址 李金山 摄
1936年10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红一、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将台堡相继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将台堡革命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 苏克文 摄
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由红军西征纪念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红军小号手雕塑、红军井、纪念广场等构成,是国内唯一以红军西征为主题的纪念场所。
六盘山红军长征体验道 张俊仓 摄
六盘山红军长征体验道位于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内,沿六盘沟依山傍水而建,全长2.5公里,沿途设置了18处复原微缩景观和200多个人物雕塑。
红崖村老巷子 张志津 摄
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是“中国传统村落”。1935年秋,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隆德,其先遣部队宿营红崖村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为该村留下了红色革命印记。
结束语
宁夏回族自治区扎实推进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5亿元,围绕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组织实施了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工程项目。“今朝锦绣山河间——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主题摄影展”,力求通过一幅幅摄影作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展现宁夏境内黄河、长城、长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内涵,展示宁夏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