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和福建省文物局主办,宁夏博物馆和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闽瓷双璧 交相辉映——福建黑•白瓷器展”在宁夏博物馆结束展示。该展览于2月21日开幕至3月31日闭展,39天展期共吸引25870名观众参观;围绕展览举办的两期12项社教活动,近600名观众参与;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日报、华兴时报等多家媒体以专题片、电视新闻、图片报道、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电视、报纸、客户端等媒体平台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凝聚多家资源,打造特色展览。“闽瓷双璧 交相辉映——福建黑•白瓷器展”是福建省文物局整合全省馆藏资源精心打造的专题特色展览。200余组/件文物展现了福建瓷器史上璀璨夺目的两颗明珠——建窑黑釉盏为代表的“黑建”和德化窑白瓷为代表的“白建”,通过“八闽窑火 耀世千年”“玄妙之黑 冠绝天下”“凝脂之白 登峰造极”“兴微继绝 薪火相传”四个部分带领观众一同领略福建古代制瓷业发展以及黑釉、白釉瓷器的工艺技术成就。



  举办主题讲座,提升学术能力。开幕式当天,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永平、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博物馆馆长罗冠群开展“八闽窑火 映耀千年——福建古代窑址与瓷器”及“建窑与建盏”主题讲座。讲座通过不同的视角对瓷器业进行追本溯源,进而剖析文物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和历史内涵。深入浅出的语言配合详实的图片、视频资料,不仅拓展听众知识宽度,还提升了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及业务技能。



  多样社教活动,延伸展览内容。围绕展览,以“瓷润童心 快乐考古”为主题,开展的两期6项12次社教活动,参与人群以5-14岁青少年家庭为主。“古装踏春游展厅”一袭清灵古装的讲解员带您在玄妙之黑,凝脂之白交相辉映中感受中国传统制瓷业的辉煌成就。“习茶道礼仪 赏乐器演绎”在悠扬的古筝乐曲中欣赏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气韵和茶礼仪的风雅。“考古盲盒 奇妙体验”戴上白手套、拿起洛阳铲,敲敲打打间挖掘出未知的世界。“‘陶'乐无穷 陶艺体验”在拉坯器的旋转中,一款独属于自己的小小陶器由此产生。“素瓷石膏施彩釉”五彩缤纷的彩绘实现“我的瓷瓶我做主”。“展厅临摹 妙笔生花”美妙的器物艺术带来美好的享受。活动以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升博物馆学习参与度,打造青少年“第二课堂”。



  近年来,宁夏博物馆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积极拓宽办展渠道,引进并形成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名品展”“中国出土文物精华展”“中国边疆地区民俗文物展”等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系列展览,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展览,宁夏博物馆积极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研发“史前文化欢乐营——宁夏岩画初体验”“探秘木活字印刷技术”和节庆传统文化手工坊历史类、非遗类等研学课程和活动。其中,2020年“探秘木活字印刷技术”荣获中国博物馆协会“2015——2019年度博物馆研学课程推介活动”优秀课程(历史类)。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宁夏博物馆将不断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让中华文化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