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锦绣山河间”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主题摄影展 2023.05.15 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全新探索,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境内黄河、长城、长征文化汇聚交融、内涵丰富、特色突出。黄河孕育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时代价值。长城(宁夏段)见证了历史上诸多民族在这个区域内的交往交流交融和构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好山好水入我手——无锡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 2023.04.14 “太湖明珠”无锡,得天独厚,有着“太湖佳绝处”的美誉。三千年来,无锡兼具湖山之美和人文之盛,绘画大师辈出、高峰林立,无锡作为中国的“书画之乡”为世所公认。从东晋顾恺之、元代倪云林、明代王绂,到近现代徐悲鸿、钱松嵒、吴冠中,无锡籍画家群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无锡书画艺术的宝贵财富。
闽瓷双璧 交相辉映——福建黑、白瓷器展 2023.02.20 福建依山傍海,河流众多,水运发达,山林茂盛,瓷土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瓷业发展条件。绵延三千多年的八闽窑火,生生不息,尤以建窑黑釉盏为代表的“黑建”和德化窑白瓷为代表的“白建”最具特色和影响,其工艺技术成就登峰造极,在宋元和明清时期独步天下,冠绝一时。黑、白瓷器是福建瓷器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两颗明珠,玄妙之黑,凝脂之白,交相辉映,堪称“闽瓷双璧”。
《百年百宝——六盘山巅的红色赞歌》图片展 2022.08.17 通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宁夏各族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积淀和孕育了宁夏地区独特的革命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革命文物资源,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家在黑山峡”李鹏摄影展 2022.04.24 千百年来,依靠黄河水的滋养,散落在峡谷深处的几处传统村落,依旧遵循着古老的生活轨迹,追逐田园牧歌,绽放着古朴魅力。黄河岸边转动的水车,长城脚下盛开的梨花,还有狭窄河床露出水面的巨石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小观音、七姊妹、老两口、三兄弟……”,本次展览围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的主题,聚焦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十四五”规划黑山峡开发蓝图,多视角展现黑山峡的原生自然景观和原本乡情乡愁,讲述带有温度的“黄河故事”,展现了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虎虎生福——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2022.01.21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宁夏博物馆等全国各地48家文博机构同步推出,展览集合了420余件与虎相关的文物、标本、艺术品图片进行展示,其中宁夏博物馆藏虎噬驴透雕铜牌饰、磁州窑卧虎瓷枕两件文物图片入选。展览共分为“虎跃万年——自然世界中的虎”、“虎踞东方——历史文化中的虎”、“虎行天下——民俗生活中的虎”三个部分,多角度立体展示了虎在自然世界、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独特形象,呈现多元的生肖文化,反映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铜华镜彩·光照千秋——平凉百件馆藏精品铜镜联展 2021.09.29 铜镜作为古人照面饰容的工具,制作精良、图纹华丽、铭文重典,承载了古人无尽的审美情趣和无限的精神追求,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景观。 9月29日,由宁夏博物馆、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共同主办的“铜华镜彩·光照千秋——平凉百件馆藏精品铜镜联展”将在宁夏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遴选平凉市各博物馆藏铜镜精品137面,时间跨度自汉唐至明清,种类较为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基本可以反映中国古代铜镜艺术发展的概貌。
“乡村里的宁夏”专题摄影展 向农民致敬,为丰收颂歌! 2021.09.17 乡村是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宁夏博物馆、宁夏艺术摄影学会和宁夏日报全媒体视觉频道共同主办的“乡村里的宁夏”专题摄影展,旨在从乡村生活中寻找源头,聚焦乡村振兴、展现塞上风情,挖掘和展现宁夏“黄河故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